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103章重视

三卷一气呵成,用时不过两个时辰,渐渐晌午将近。

细碎的光斑,透过窗格,照在殿内。

经历了上半场的用功,大部分考生,精神都略有疲倦。

有经验的,就暂时将答题之卷反扣在案上,用草纸遮挡,随即从行囊里拿出准备好的干粮和水囊,勉强讲究一餐。

多是冰冷的饼干,与灌进的冷水,草草吃上几口,也仅仅只是垫垫饥而已。

考场如刑场,考验的不仅只是学问,更有身体。

童生试已经算是用时短的,后面的秀才试、举人试,更是历时良久。

历史上甚至有一科举人试连考七日六夜,上千道题,两千三百余位秀才,竟有过六成连三分之二都未答完,更有甚至当场呕血而出。

所谓考试,不仅只在书面之上,更在卷面之外,但凡本身道业稍有不济,在那持续数日的斗争之中就要败下阵来,再无进学之望。

说到底,这毕竟是个伟力归于己身的修行世界,天大地大不如我的道业最大。

如只是为了获取一个修法的权力,只需一个童生功名即可,何必再参与后续郡试、省试、州试?

自然是因为有利可图,并且有益道业。

科考之中,最能见得个人领悟高低,文气争斗,最易碰撞出灵感。

但凡有志于自凝真种,一步登天者,无论未来是否参与仕途,都至少会参与省试。

举人试中,一科多有两千秀才,寻常哪能轻易有这种机会,让众多英才汇聚一堂?

每科举人试中,必有人能凝真种。

以气数论,就是夺取他人气数,以成就一人或数人。

期间凶险,自不用多提。

纵然是已经凝成真种,这种场合也是极佳之地,适宜汲取文气道韵以滋养真种。

所以天下修行中人,如同过江之鲫,纷涌而至,胜者强,败者衰。

林正阳早自答完三卷之后,将内容都誊录到考卷上,字迹精致有力,带着少许风骨,如一丛瘦竹,见之忘俗。

至于最后一篇文章,做得四平八稳,因当时灵感沸腾,一气呵成,下笔全无停顿,直接就写在卷上。

这时回顾,自觉字字用心,论述巧妙,再重来一次,也不能更好,完全已经是他超水准发挥。

“这文我看了,已经有历代举人平均水准,实际我本人的文才,还达不到这样···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