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126

全县农人想要在这个冬日把红薯变成银子,哪能等十四年!

江知县留在平城是为了搞政绩的,不是为了搞惊吓的,为了避免出乱子,首先就是要提高粉条的日产量。

黎荞这会儿也受到了惊吓。

他知道今年全县农人种了不少红薯,但不知道具体种了多少,现在江知县把所有数字明明白白的告诉他,他头皮不由麻了一下。

可怕!

若是这个冬天不能让农人的期望成真,那农人心中绝对生怨。关系到口粮,说不定还会闹出事来。

三柳村的人口算是多的,有两千多人,去掉老人和小孩儿,能做粉条的人有一千多。

一千多人拼了老命,一日的确可以做两万斤粉条。

但显然,一日两万斤粉条无法消耗掉全县种的红薯。

“老爷,我有一主意,要不让三柳村旁边朱家村的人也做粉条吧。”

他对江知县道。

扩大生产需要人手,看来看去,这活儿就交给一直跑的很快的朱村长吧。

“可以。”

江知县也是这么一个意思。

必须得扩大生产,但这个新的人手该找谁,他目前还拿不定主意。

现在黎荞给了提议,那就朱家村吧。

他对朱村长没什么意见。

但朱家村只是一个小村子。

就算是加上朱家村的人,那在明年红薯收获之前,也消耗不掉今年的红薯山。

所以,还得继续寻人。

其实,也不一定非得是整个村子的人一起上,也可以从各村招人手。

一起致富,那就该雨露均沾嘛。

他觉得可以在县城划出一块地,盖一个大大的红薯作坊,红薯作坊里的工人,全县一百七十个村子都有名额。

由他出面震慑这些工人,谁敢卖方子,那不是全家坐牢,那是全村每家都得有人坐牢。

在这种威慑之下,应该没人敢随意泄露方子。

既然是全县的红薯,那就得集全县之力来消耗,这样才能把大惊吓变成期盼中的大喜事。

当然了,因为粉条的方子是黎荞的,所以这个红薯作坊,如同三柳村的红薯作坊那般,黎荞可以拿两成盈利。

而且,县城这边的红薯作坊也不会和三柳村的红薯作坊争抢市场。

虽然他是为了全县农人考虑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