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104章 收徒赵楷,异人闻焕章

武松深知,北宋末年的秩序已经接近崩溃,中、底层人群极度缺乏安全感,而庙堂之上依旧莺歌燕舞、穷奢极欲。这一切的罪魁祸首都是端坐龙椅上的赵佶。

当着赵楷的面,武松多少也算有所收敛,没有破口大骂,但桩桩件件,仍是直指庙堂。说完了花石纲,武松又将矛头指向道教。

众所周知,赵佶对道教的痴迷无可救药,他仿照宋朝官制,专门为道教设立26级官阶,给天下道士授以职衔,发放俸禄。

在蔡京、林灵素等奸邪的蛊惑引导下,修建道观不计其数。每一处道观都拨给大量田地,耗费的人力、物力难以估量。

在1077年,全国道士女冠不到两万,到了宋徽宗时期宣和年间,道士女冠的数量竟达百万之多。

这百万人靠谁来养?还不是黎民百姓!

此外,赵佶还经常大赦天下。

为了巩固统治,缓解社会矛盾,树立仁君形象,大赦在封建社会是很流行的。

在社会动荡不安时,统治阶级会把大赦当成笼络人心的工具。这就会出现盛世大赦少、乱世大赦多的状况。

而赵佶当政的25年中,竟有26次大赦。频繁的大赦并没有让宋朝复兴,反而让犯法者有恃无恐,律法形同虚设,赵佶凭着一己之力,使大赦不再是仁政,反而成了放纵犯罪、残害平民的帮凶。

赵楷听得冷汗涔涔,此时已是十月天气,他竟已汗湿了外衣。

“先生是说,这大宋……大宋……”赵楷吞吞吐吐,却总是说不出那几个字。他与武松并没见过几面,但几次交谈发现,这位武先生的认知可谓一针见血。和他相比,朝堂上那些名声昭昭的文人简直连看家之犬都不如,尽是些无用的吠吠之言!

大宋,就是毁在这些无用文人之手了!

“大宋药丸?”武松轻笑一声,“不会,因为有我。”

赵楷一愣,问道:“先生此刻在何处,居何职?”在他看来,凭武松的才学,必定在地方身居要职,才敢说出这样的话,如果有机会,定要叫父皇给他升官!

武松道:“我只是一个草民,你若以身份地位取人,无须与我相交。”

赵楷连忙告罪,起身郑重施了一礼,道:“我想拜先生为师,求先生留在身边,日夜教导,恳请先生不嫌我资质愚钝,收下我这个无用之人。”以他身份,如此做派不可谓不诚心。

武松犹豫了一下,道:“我不会留下,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