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169页

太子举议大司马北征, 簪缨是从乐游苑回府后方得知的。

非止是她,因着卫觎下朝后直接带她赴苑游乐,口风严得紧, 只字不曾提,所以参与宴会的大多数人都不知晓, 这才有了簪缨心无旁骛尽情玩乐的一天。

她回家听说了此事, 猝不及防, 随即一想小舅舅在朝会上方闻此事,下朝后却还能神清气闲地带她玩乐, 称得上心有惊雷而面如平湖的大定力。自己耳濡目染,也不可太过浮躁, 这才按捺担忧, 慢慢思量。

而自从卫觎在廷议上表明北伐的意愿,那些反对太子的声音, 便都转向了他。

接下来的几日,卫觎上朝只有一件事:吵架。

都说秀才遇见兵,有理说不清, 然真到了用嘴皮子定真章的时候,提枪杆的哪里说得过提笔杆的?

可卫觎偏就是个异类。

此前朝野很少有人用“文武全才”来形容卫觎,一是因南朝这位大司马常年以马上单手提一杆百斤重的陨铁绿沉槊, 身先衝锋斩敌颅的骁悍作风示人,膂力怖人,武勋卓着, 战力又闻名南北豪雄,加之那个流传甚广的月圆夜后暴虐嗜血的传言, 人们便忽略了, 卫觎本是出身于玄儒双修世家的家学渊源;

二是因为, 当朝以名门高士为贵重,以兵革为贱籍,即便做到大司马这个位置,统兵十万二十万又如何,高阀豪门依旧羞于将其与衣冠子弟相提并论。

百年之前,以王谢为首万人空巷去追捧名士卫玠是一回事,可如今对待这个弃文从武的河东卫氏后人,士族内心既惧,又想表现出清高的不惧来,哪怕知道卫观白少年时文采惊艳的人,也绝口不提此事,故意忽略此点。

可睁着眼睛装睡有用吗?

他们又吵不赢。

“想晋朝南渡之初,元帝尚有言:‘寄人国土,心常怀惭。’”

卫觎立于太极殿丹墀下,身后只有零星武将,对面是以太子为首的名士公卿,一人独对,气度凛重从容。“先祖以江左为异国,以身居江左为寄人篱下,永嘉之耻不忘,收復之志永怀,至今百年而已,神州陆沉,百年丘墟,诸公便都忘了吗?”

王逍肃色道:“大司马也言,此为初渡年间事。当时亦有骠骑将军回答元帝,王者以天下为家!帝王所止,便是国之鼎都,故有王氏先祖辅佐元帝于江左经营,有了这百年太平光景。”

“太平光景?”

卫觎一笑,“想是你王氏一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